今年以來,包括比亞迪等在內(nèi)的12家A股公司,擬以0元/股的價格受讓此前回購股份,用于員工持股計劃。
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上海證券報記者注意到,多家公司在發(fā)布“0元購”的員工持股計劃相關方案后,迅速引起交易所關注。是否涉嫌利益輸送、是否符合“盈虧自負,風險自擔”原則等合理性問題,是交易所關注的焦點。
“0元購”員工持股計劃持續(xù)推出
今年上半年,比亞迪推出“0元購”員工持股計劃并迅速實施,頗受市場關注。
4月23日,比亞迪發(fā)布員工持股計劃草案,擬以0元/股的價格受讓回購股份,用于員工持股計劃。此次計劃的參與對象不超過1.2萬人,包括職工代表監(jiān)事、高管,以及中層管理人員、核心骨干員工。
5月27日,比亞迪股東大會通過了股份回購方案,計劃以自有資金18億元至18.5億元回購股份,期限自當日起不超過12個月。6月13日,該回購方案實施完畢,合計出資約18.01億元(不含交易費用)。此次回購股份僅用時17天。
比亞迪稱,實施此次員工持股計劃是為了促進公司長遠發(fā)展,充分調(diào)動持有人的積極性和創(chuàng)造性,在參考相關政策和市場實踐的基礎上,綜合考量行業(yè)競爭及公司發(fā)展的實際情況。7月14日,公司員工持股計劃的相關股票已過戶至專用證券賬戶。
科創(chuàng)板公司中科微至也推出了“0元購”員工持股計劃。4月26日,公司發(fā)布相關計劃草案,將提取不超過5000萬元激勵基金,劃入員工持股計劃資金賬戶購買不超過50.85萬股公司股票,參與對象以0元/份的對價認購份額。
榮正咨詢董事長鄭培敏介紹,員工持股“0元購”已有較多案例,相當于公司發(fā)獎金給員工后,指定其購買公司股票。通過這種方式,能夠提升投資者對公司的發(fā)展信心,比個人零星增持更體現(xiàn)公司意志。
是否涉嫌利益輸送?
員工持股“0元購”的問題在于,是否涉嫌變相利益輸送,主要是因為公司以自有資金回購股份用于員工持股計劃,并且參與方涉及部分公司高管甚至董事長,且持有份額占比又較高。
以世紀華通為例,公司實施員工持股計劃以0元/股的價格,受讓此前公司以自有資金15.81億元(不含交易費用)回購的9743.412萬股股份,參與員工持股計劃總?cè)藬?shù)不超過100人(不含預留份額),9月14日完成過戶。參與方包括世紀華通董事長、CEO王佶等4名高管。王佶通過此次員工持股計劃,擬持有股數(shù)上限為700萬股,占比7.18%。截至2022年6月底,王佶為世紀華通第一大股東,直接持股比例10.22%。
讓人疑惑的是,世紀華通為何不采用股權激勵的方式對公司高管進行授予股權?交易所此前重點關注,一家公司實施對包含董監(jiān)高的“0元購”員工持股計劃,是否刻意規(guī)避《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管理辦法》中授予價格和對象的相關要求。
從公司層面的考核來看,世紀華通以2023年至2025年作為考核年度,分設三個解鎖期,解鎖相應股份須至少滿足兩個條件之一。其中,第一個解鎖期以2021年為基數(shù),2023年的營收增長率不低于10%、扣非后凈利潤增長率不低于700%。對比可見,兩個會計科目的增長率要求有較大差異。而且,世紀華通在2021年年報中表示:“2022年受益于前期投入,將持續(xù)帶來收入和盈利的增長?!?/p>
知名財稅審專家劉志耕分析,上市公司設置的考核指標,往往是“心中有數(shù)”甚至“留有余地”,特別是對包含部分董監(jiān)高為激勵對象的方案,不然激勵計劃就成了忽悠。
9月14日,記者致電世紀華通,證券部工作人員婉拒了采訪后,表示可以通過郵件采訪世紀華通董秘周宓。據(jù)悉,周宓參與了世紀華通“0元購”的員工持股計劃,但是截至發(fā)稿記者未獲其郵件回復。
監(jiān)管追問“風險自擔”原則
《關于上市公司實施員工持股計劃試點的指導意見》(下稱“《指導意見》”)要求:“員工持股計劃參與人盈虧自負,風險自擔,與其他投資者權益平等。”然而,參與“0元購”的員工持股計劃,似乎無須承擔風險。
以天齊鋰業(yè)為例,8月31日發(fā)布2022年度員工持股計劃草案,以0元/股的價格受讓回購股份,用于員工持股計劃,而公司回購股份擬使用自有資金1.36億元至2億元,回購價格不超過150元/股(含)。
9月8日,深交所向天齊鋰業(yè)下發(fā)關注函,要求上市公司結(jié)合經(jīng)營情況、股價等情況,進一步說明以0元/股受讓回購股份,是否有利于建立和完善員工與公司的利益共享機制,是否符合《指導意見》中“盈虧自負,風險自擔”的基本原則。
目前,“0元購”的員工持股計劃,在受讓價格的定價方法、依據(jù)及合理性方面,受到監(jiān)管持續(xù)關注。天齊鋰業(yè)、通達股份等3家A股公司在發(fā)布相關計劃草案后,很快就收到交易所的關注函。
通達股份此前回復關注函稱,若員工在前期承擔一定的出資成本,受市場價格波動及員工融資期限限制,可能使員工無法取得與其業(yè)績貢獻對應的正向收益。額外的出資成本,可能促使優(yōu)秀員工選擇等額現(xiàn)金獎勵,導致激勵效果欠佳。
劉志耕表示,目前的員工持股“0元購”,僅有目標、責任、激勵。只有在考核的目標和方法等方面,融入對激勵對象的懲罰機制,才是一個獎懲并舉,規(guī)范、完整的激勵機制。
關鍵詞: